關于印發“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交流活動操作指南的通知
工企業函〔2022〕1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決策部署,推動落實好《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關于開展“攜手行動”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聯企業〔2022〕54號),現將“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交流活動操作指南印發給你們,供開展相關活動參考借鑒。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
2022年8月31日
“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交流活動操作指南
一、相關背景
2022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等十一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要求以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七條鏈”為重點,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三部門面向全國征集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需求,組織推動開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系列活動。結合山東、廣東、青島等地對接活動經驗,我們起草了本指南。
二、活動組織流程
(一)選定意向對接大企業
1.選定重點產業鏈。根據各地產業布局和產業鏈整體發展情況,明確對接活動要聚焦的重點產業鏈或行業領域。
2.發動大企業積極參與。各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與大企業對接,闡明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動員企業積極參與。
3.選擇融通意愿強的大企業。與有意愿舉辦專場對接活動的大企業進行深入溝通,明確具體舉辦形式,確定重點對接內容,草擬時間安排計劃。
(二)確定大企業對接事項
細化深化對接事項。大企業從集團層面,發動主營業務相關的各板塊或分公司,圍繞采購訂單、產品配套、技術研發等領域,梳理出具體合作需求。以在青島市舉辦的全國首場對接活動為例,海爾集團聚焦智能家電、生物醫療和工業互聯網三大板塊,圍繞產品服務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場景化迭代發展的方向,提出九大類 63 項對接需求,涉及智能感知、流體機械、數字孿生等領域。
(三)征集中小企業對接需求
渠道一:各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征集
圍繞大企業意向對接事項,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發動組織區域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結合自身優勢產品和技術,報送擬揭榜的大企業需求事項,整理形成擬參與對接的中小企業名單。
渠道二: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服務平臺篩選匹配
通過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管理員賬號登錄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構建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服務平臺(網址:qyfw.caict.ac.cn),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結合各區域重點關注的產業鏈方向,匹配符合大企業合作需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四)開展雙向需求匹配
1.對征集到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基本信息、對接事項信息開展合規性審查與預研工作。
2.經整理篩選、需求確認和專家審核,根據企業資質實力、合作意愿以及能力匹配程度,確定預對接的中小企業名單,并發送至大企業;大企業組織審核評價,確定擬對接的中小企業名單。
3.逐一聯系經大企業審核確定的擬對接中小企業,溝通具體合作意向,確認合作意愿,邀請參加路演和產品展示等,并及時將相關情況反饋至大企業。
4.印發活動通知及日程安排,指導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對接事項進行研究和準備;確定活動現場擬路演企業、擬對接的重點產品或技術項目。
5.匯聚各方優質服務資源,融入產研合作、產融合作、產銷合作等元素,邀請有關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投融資機構、數字化服務機構等參與對接活動。
(五)組織線上或線下會議
1.大企業“發榜”。大企業分享企業發展理念和思路,提出產品使用方向和技術合作需求,發布前瞻性、驗證性、試驗性應用場景項目,邀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精準配套等。
2.中小企業“揭榜”。中小企業從基本情況、技術實力、能力匹配等方面進行自我推薦,專家小組做點評交流(小組可由龍頭企業、行業協會、高校、科研院所專家等組成)。
3.交流對接。大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展開討論,深化溝通交流,推動達成合作意向。
(六)事后跟蹤反饋
1.對相關活動進行事后跟蹤,邀請填報對接活動跟蹤服務反饋情況表,主動服務后期合作對接事宜,做到一月一調度。
2.對重點合作事項安排專人跟進,及時發現解決對接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確?;顒尤〉脤嶋H成效。
3.持續完善企業信息庫、需求事項庫,逐步形成契合度高、合作前景好的供需對接項目庫。
三、注意事項
(一)活動籌備階段。與雙方一一明確并細化具體需求;遴選參會企業最終名單并及時更新。建議大企業重點安排來自研發、市場、生產等一線部門人員參會。
(二)項目路演環節。參加路演的企業需提前準備好產品或服務推介PPT,并提前彩排。
(三)正式對接環節。成立專家小組,對大中小企業兩方能力匹配情況、項目前景情況進行客觀評估,給予中肯建議。安排記錄大中小企業在對接洽談環節達成的各類合作意向,便于開展后續跟蹤服務工作。設置洽談溝通區,企業可以隨時面對面交流。
(四)其他方面。為保障交流和對接效果,建議大企業參會人員以中高層管理人員為主,中小企業參會人員以高層管理人員為主。